提质扩容!从家政服务“小切口”惠及“大民生”
“线上下单,预约时间,享受周末上门的保洁服务……”这已经成为梁女士的日常生活之一。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其工作日时间大多被占满。“难得的周末空闲时间并不想花在整理内务上,可以预约的周末保洁服务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她刚刚预约好下一次的保洁时间。
梁女士的日常只是我国家政服务业在需求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三孩生育政策放开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家政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刚需”,其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明显,已由简单的家庭服务延伸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烹饪保洁、育婴育幼、家教培训、居家养老、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同时,随着家政服务需求的增加,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相关顶层设计也在不断完善。
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就印发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着力推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虽然这一文件仅是适用于2017年的短期方案,但明确提出了“提质”“扩容”两个关键词,为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点明了方向。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这一被称为“家政36条”的政策文件对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其中提出的“三大行动”(即家政培训提升行动、“领跑者”行动、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和“一个机制”(即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每个“领跑者”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制家政服务员占比超过50%),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这意味着,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员工型和平台型两种。其中,员工型模式主要以家政服务企业直接对接下游家庭用户并提供服务为主,平台型模式则是以O2O服务平台为中间商,分别对接上游的家政服务企业或个人以及下游的家庭用户。虽然两种商业模式已然成熟,但在运行中,仍然会出现“不规范”“找不到”“不满意”等问题。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达3000万人,同时仍存在2000万人左右的缺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家政从业者的职业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从而造成了家政服务业的劳动力供给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家政服务输出地与输入地缺乏有效协作,也容易出现供需之间时空不匹配的矛盾。此外,近年来,家政服务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一些专业化的服务需求也在急速增长,而现有从业人员很大程度上缺乏相应的服务技能,难以应对此类需求。为此,他建议,下一步仍要以提质扩容为核心,持续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环境上下功夫,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其中,在规范化发展方面,首先要明确家政企业的准入门槛,这是家政服务业规范化的前提。其次要打造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并完善家政服务监督标准。对于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要分门别类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实行常态化绩效考评;对于违法违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查严罚;对疏于管理、不具备经营家政业条件的机构,则应依法出清。
而在扩大供给方面,今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这一政策既从服务供给角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又从服务需求角度,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提供方式,以需求引导供给。事实上,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中,约有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这一政策的发布将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从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供给方式、供给秩序方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11-10 查看原文
家政管家家政资讯热评:
家政行业智能化,互联网+化会越来越变成现实,客户在线下单预约等等互联网化习惯也正在形成,不能提供在线预约的家政公司市场将越来越小。
家政管家家政系统全方位助力家政公司互联网+化,可实现在线购买服务、在线预约下单、智能安排工人人员,全程智能化。
相关运营资料
家政管家家政运营指导
家政管家为家政公司提供家政全方位运营指导,帮助家政公司快速开展业务